孟元,安徽财经大学特聘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硕士生导师,2024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我校。孟元的研究领域涉及数字政府、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目前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世界经济》(封面论文)、《会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并受邀担任《世界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研究缘起:关注大数据时代的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贯穿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在孟元攻读硕博学位期间,恰逢林毅夫和张维迎两位学者展开了新一轮产业政策之争:一方认为市场会失灵,强调政府的作用,另一方则持相反的论点。这引发了孟元的思考——由于政府无法充分掌握全部决策相关的信息,导致产业政策未能发挥预期效果,那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可以让政府更好地挖掘海量数据背后蕴含的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并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即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基于以上思考和理论建构,孟元的研究成果以《数字技术赋能与产业政策转型》为题,作为封面论文在《世界经济》上发表。论文发表后迅速引发学界关注,持续占据期刊官网下载量榜首,其提出的政策优化路径为后续数字治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把握时代潮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革命的经济影响
博士毕业后,孟元并没有局限在已有的研究领域,而是积极思考新的研究课题。2022年10月,人工智能大模型GPT-3.5诞生,随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并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因此,孟元逐渐将研究重心从数字政府转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经济影响。此外,孟元敏锐地注意到,垂域大模型(如政务大模型、审计大模型、营销大模型等)和AI智能体将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下半场,孟元未来将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并期待做出新的重要成果。
积极对外交流:搭建学术“朋友圈”
孟元坚信,一个学者能否在学术上取得成功,个人才智和勤奋固然是基本要素,但学术前辈及同仁的指导和帮助亦不可或缺。孟元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拓展专业人脉,逐步搭建自己的学术“朋友圈”:他先后在第三届中国经济政策评估论坛、第八届龙马会计与财务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在第十四届中国政府监管(管制)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演讲;并在富国ESG研究院ESG圆桌论坛上,作为圆桌讨论嘉宾发言。这些平台不仅是他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也是搭建学术协作网络的关键节点。在学术互动中,他坚持双向交流原则:既以开放态度吸纳前沿观点,也主动承担知识传承责任,通过逐步联结不同领域、年龄段的学者,形成互促共进的学术共同体。
(撰稿/图片:学科发展办公室; 审核:梁中)